GE 9030 PLC在电厂斗轮机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应用-PLC技术网(www.plcjs.com)-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门户


GE 9030 PLC在电厂斗轮机升级改造过程中的应用

(点击题目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该题目的相关内容)
日期:2006-5-7 23:20:13     来源:本文摘自《PLC&FA》   作者: 点击:
点击【】,可以选择字体的大小,以便你阅读.

1  引言
用于燃料输送的输煤斗轮机,是在上安电厂一期工程时由美国GE公司安装的,采用的型号为GE S6系列,自安装运行以来运行状况良好,基本可以满足电厂输煤要求。可是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,原有的S6系列PLC操作比较繁琐,DOS人机交互界面使得技术人员在维护时感到非常得不方便,原有的梯形图逻辑存在却缺陷导致斗轮机行走振颤,甚至停机警报,设备出现老化现象,特别是S6系列PLC在九十年代中期已经停产,一旦现有的PLC故障需要更换,则很难找到备用的模件,给电厂生产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不便。因此迫切需要对原有的S6系列PLC进行升级改造。

2  斗轮机系统功能分析
斗轮机的作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,一是把煤通过传送带在指定地点煤集中堆放;二是根据需要把堆放好的煤通过传送带传输到中转站。斗轮机的功能分为悬臂旋转、悬臂升降、大车行走、斗轮旋转、夹轨器、挡板、拖车皮带、就地控制、远程控制、自动等十四部分。其中大车行走驱动电机使斗轮机运动至煤堆附近,接着悬臂进行旋转或者升降将斗轮运行到适合取煤的位置,斗轮开始转动取煤,通过皮带运送走,或者通过拖车皮带将需要堆放的煤集中存放到指定地点。

3  改造方案设计
改造包含E1盘配电室和E2盘远程控制驾驶室两部分。E1盘配电室内配有两层机架,第一层为安装有CPU的I/O机架,另一层为隶属于第一层机架的I/O扩展机架。两层机架之间通过扩展电缆进行连接和通讯,现场的各类开关量信号,报警接电信号,PLC输出到现场电机的起停信号均通过端子排与PLC I/O模块相连;E2盘远程驾驶员室内配有一层机架,该层为隶属于配电室第一层机架的远程扩展I/O机架,与主机架之间通过远程通讯电缆进行通讯。驾驶室内的监控硬件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光子排,通过端子排以简单明了的指示驾驶员各种操作状态以及报警信号。
3.1  硬件改造
(1) PLC选型
PLC采用GE公司的9030系列,参照原有PLC配置,共有输入300余点,输出400余点,故选用11个32位的输入模件IC693MDL655,6个32位的输出模件 IC693MDL753,输入与输出模件均使用一对24针D形连接器(分为AB、CD两组)及电缆IC693CBK001进行数据传输;电源模件选用IC693PWR322,可满足所有输出和输入模件的需求;同时PLC的微处理器选用高性能的CPU363,系统运行速度高,可达0.5ms/K指令。能快速执行梯形图逻辑,并实时刷新计算输出,并可在线监视执行状态。完全可以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。具体的输入和输出模件位置分配为:E1盘主机架6个输入模件,扩展机架1个输入模件,3个输出模件;E2盘4个输入模件,3个输出模件。PLC硬件配置图(主机架)参见图1。

图1     PLC硬件配置图(主机架)

(2) 电源改造
原有的110V直流电源全部更换作24V直流电源;PLC的输入模件与输出模件电源接线均采用负逻辑方式,具体方法可参考图2,并将输入模件和输出模件的24针D形连接器数据传输电缆剖开,按照图2和图3所标明的接线方式求将不同颜色的数据线分为AB组和CD组,分别打印出线标志,以保证连接到端子排上的位置准确无误。

图2 输入模件负逻辑接线图

图3     输出模件负逻辑接线图


(3) 接线线路改造
原有的PLC全部拆除,端子排全部更换,E1盘和E2盘的输入模件以及E2盘的输出模件对应端子排上的外部信号接线位置均保持不变,E1盘的输出模件直接驱动继电器上控制外部回路,对应的端子排上的外部控制信号线均保持不变;不同颜色信号线分为AB组和CD组,参考图2和图3,分别打印出线标志。按照接线图将连接到对应的位置,重新铺设驾驶室连接至配电室之间的通讯电缆,并在电缆外部套上绝缘皮管,以保证信号不受干扰。    

本新闻共3页,当前在第11 2  3  

上一篇: PLC在铝电解整流供电系统中的应用
下一: PLC在发电厂保安应急备用电源中的应用